榕江县,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辖县[3]。地处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东邻黎平县、从江县,南连荔波县,西与三都水族自治县、雷山县接壤,北与剑河县毗邻。榕江县介于东经108°04′~108°44′、北纬25°26′~26°28′之间,总面积3315.8平方千米[2]。截至2024年,榕江县户籍93626户,户籍人口387182人,常住人口29.78万人。[5]榕江县共有28个民族[13],县域内侗族、苗族、水族、瑶族为四大主体世居少数民族[7]。 榕江县属珠江、长江两大水系分水岭[14],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边缘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深切,中间地势低落,山地特色明显;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雨量充沛[2]。五帝时期,榕江县为三苗蛮域;宋咸平二年(999年),置古州;清雍正八年(1730年),置古州厅;民国二年(1913年)9月,废古州厅置榕江县公署;1956年7月23日,榕江县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4]。截至2025年,榕江县下辖20个乡镇(街道)、250个行政村(社区),[15]县政府驻地古州北路29号[11]。 榕江县是中国原生态锡利贡米之乡、优质西瓜之乡、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精品果蔬·两茶一药”、木材加工为主导产业,境内锡利贡米、榕江小香鸡、榕江葛根、塔石香羊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4][16]。2024年,榕江县GDP达104.96亿元,入围“百亿强县”。[17]榕江县处于贵阳市与桂林市的中心节点,是贵州省东出三湘、南下两广的战略要地,贵广高铁、厦蓉高速、荔榕高速、剑榕高速穿境而过[18]。 榕江县是苗侗祖源文化的集散地、红色革命老区[19],境内侗族大歌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侗族琵琶歌、侗族萨玛节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榕江大利村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红七军军部旧址、榕江古州红七军第一纵队司令部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榕江县被誉为“原生态民族文化博物馆”[2],县域内榕江乐里侗乡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9],榕江古州古街文化旅游景区、榕江大利侗寨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0]。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