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支祁

中国神话中水怪
1
2
无支祁或称巫支祁、巫支祈、巫枝癨[huò],是中国神话中的水怪,生活在淮水一带,也有人称其为淮水水神,后还演变为水母形象。[1][2][3]
无支祁的样子像是猿猴,头颈长达百尺,小鼻子高额头,青色的身体,白色的头发牙齿,眼中冒精光,力气非常大,超过九头大象。[4]具有出色的跳跃、奔跑、搏斗能力,缺点在于不能长时间的看或者听。[1][2]传说中大禹治水时,无支祁作乱。大禹派遣庚辰抓获无支祁,并以铁锁锁住它的脖子,以金铃穿过它的鼻子,将它关在龟山之下,以镇淮水风浪。[1][2]
无支祁的故事,现存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唐代文人韦绚所著《戎幕闲谈[a],此后唐末五代乃至北宋时期变化都不大。[1][2][3]一直到南宋时期,大禹降服无支祁的故事,演变成僧伽降服无支祁或水母,此后水母形象大行其道。[2][5][6]元代时期,无支祁同孙悟空形象产生交集。在杨景贤创作的元杂剧《西游记》中,无支祁演变为女性形象,是孙悟空的二姐。[2]明代时期,无支祁的故事已经将先前的记载混同在一起,演变出诸如明太祖祭祀无支祁的故事。[2]清代时期,无支祁的故事出现衍生版本,新增能幻化成巨木的设定,并融入地方信仰体系。[2][7][8]此后更是衍生出京剧《泗州城》,该剧将原先的降妖除魔剧演变为一出爱情故事。[6][9][10]
关于无支祁一直存在多种争议,较大的争议有两点:其一,无支祁是淮河水怪还是淮河水神;其二,无支祁是否为孙悟空原型。鲁迅等学者认为,无支祁的神通和孙悟空相似,因此推断无支祁是后世孙悟空的原型。[1][2]近年研究指出,两者形象关联可能源于明代通俗文学对志怪元素的整合重构。在淮泗一带,形成许多关于无支祁的民间传说以及信仰,诸如《水漫泗州》《蛟龙探母》《淮河的由来》等,在这些故事中,无支祁形象不一,名称不一。[11][12][13][14]

形象源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