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周-抖音百科
武周(公元690年-公元705年),是由中国唯一正统女皇帝武则天创建的政权,在中国历史上存在十五年,为有别于中国先秦时期的周朝而被后世称为武周。[1][3][4] 唐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李治病逝,遗诏太子李显即位并由天后武则天处理军国大事,次年二月武则天废中宗李显为庐陵王,立幼子豫王李旦为帝,并改元光宅,同时武则天临朝称制,期间先后平定徐敬业、越王李贞父子的叛乱,同时注重吏治和法制建设。唐垂拱四年(公元688年) 十二月至永昌元年(公元689年) 正月,武则天先后进行拜洛受图、大享明堂、布政维新等活动,后利用佛教《大云经》为自己登基造势。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唐睿宗李旦等6万多人上表请改国号,于是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又将洛阳定为都城并改元天授,赐酺[pú]七日,五天以后群臣上尊号曰“圣神皇帝”。[1][5][6][7] 武则天建立武周之后励精图治,改革科举制度并任用贤才,发展经济并振兴文化,致使国家在其主政期间社 会稳定,史称“武周之治”。大足元年(公元701年)十月,武则天为解除李武两家之间的矛盾,而率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及其诸子西返长安,同年武则天宣布大赦天下并改元长安。武则天在长安临幸期间正常处理国家政务。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公元705年2月20日),张柬之、崔玄暐等人发动宫廷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三日后中宗李显复位并恢复唐朝国号,武周政权正式结束。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于上阳宫的仙居殿去世,享年八十二岁。神龙二年(公元706年)五月十八日葬于乾陵地宫(今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北部),谥曰“则天大圣皇后”,后被唐玄宗追谥为“则天顺圣皇后”。[1][5] 武则天执政期间,继续推行均田制以促进农业生产,致使户口数由652年的380万户增长到武则天退位时的615万户,[8]同时改革科举制度开创殿试和武举,政治上曾任用酷吏打击反对派政敌,同时任用贤才担任要职;军事上收复安西四镇、置北庭都护府;[1]文化上命人颁布《三教珠英》《唐史》等图书,[9][10]又重视佛道两教的平衡发展,施行羁縻[mí]州府和联姻和亲的民族政策,同时辅以军事手段;[1][11]亲自创作《圣寿乐》等乐舞,并改革章服制度,促进社会风气和习俗的转变。[1][12][13] 国号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