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蚊科-抖音百科
蚊科(学名:Culicidae),统称蚊虫,俗称蚊、蚊子,是一类隶属于昆虫纲双翅目的动物。[3][1]至2023年,蚊科下有3亚科,53属,3675种,2亚种。[3]它们具有刺吸式口器。[1]多数蚊科昆虫的雄蚊以植物汁液为食,雌蚊则外寄生于其他生物表面,使用刺吸式口器刺穿宿主的皮肤以吸取血液。[6][4][7]它们的宿主种类多样,不仅有人类,主要宿主为脊椎动物,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等,有些种类的蚊科昆虫还会寄生于节肢动物。[4] 蚊科昆虫是完全变态昆虫,其幼虫俗名孑孓,幼虫和蛹均在水中生长发育,成蚊营陆地上生活。[1][4][8]蚊科昆虫体较小,多数成虫体长为0.5~1.5厘米。[6][4]躯体分头、胸、腹3部分;体表有不同的体壁衍生物,如刺、刚毛以及由刚毛演化形成的鬃、鳞片等;[4]颜色从深灰色到黑色。[9]一般来说,雄蚊通常可活1~3周;雌蚊在夏天一般能活1个月左右,而越冬的雌蚊,可达数月之久。[1] 蚊科昆虫是世界性的,除了南极洲以外,它们在每个陆地区域都有。[5]其吸血以后需寻找比较阴暗、潮湿和空气流通的小环境栖息。[4]它们的叮咬会导致各种轻度、严重的过敏反应;还传播病毒性疾病、登革热等许多蚊媒病,对人类的危害极大。[4][10]人类可通过消除孳[zī]生场所、隔离、用线虫等寄生虫进行生物控制等方法来控制蚊科昆虫的数量。[11][12][13]此外,蚊科昆虫的形象在一些影视作品或者寓言故事中也常出现。[14][15] 起源演化
在双翅目昆虫中,有研究认为蚊科昆虫的演化谱系中库蚊亚科(Culicinae)昆虫最早出现分化,大约发生在2.26亿年前。[16]21世纪初,有学者在于加拿大地区的距今7900万年前白垩纪时期的琥珀中,发现了最早的蚊虫类化石,其解剖结构被认为与现代蚊科昆虫相似。[17]而后又有研究人员在缅甸地区发现了一枚具有更多原始特征的蚊虫类化石,约有9900万年历史,其被认是更古老的蚊科昆虫Burmaculex antiquus。[18]2019年,同样是在缅甸地区,又一个与Burmaculex antiquus极为相似的蚊科动物被发现命名为Priscoculex burmanicus。此两种蚊科动物均被认为属于按蚊亚科(Anophelinae),学术界由此提出蚊科下的库蚊亚科和按蚊亚科昆虫在白垩纪时期就已经发生了分化。[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