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史-抖音百科
被誉为五千年“国史”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新中国成立后整理出版点校本,是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古籍整理出版项目。然而,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学术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点校本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和缺陷。为了弥补这些不足,中华书局于2005年开始筹备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修订工作。2010年7月11日,第四次修纂工作会议在上海举行,预计所有修订工作将在2015年完成[1]。 历史沿革
国史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班固传》:“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晋代杜预在《<春秋经传集解>序》中提到:“诸侯亦各有国史。”唐代司空图在《商山》诗中写道:“国史数行犹有志,只将谈笑继英尘。”明朝孔贞运在《明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墓志铭》中说:“赐进士及第、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总裁国史玉牒、同知制诰起居经筵日讲、通家侍生孔贞运顿首拜撰。”田北湖在《论文章源流》中解释:“国史者,君民比并之史。” 国史修订
修订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