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

中国吴越地区的汉语方言
吴语,又称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吴语分布在江苏南部、浙江上海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部和安徽南部部分地区,在中国分布于110多个县市,截至2023年使用人口约一亿人。[2][5][3]吴语分为太湖台州瓯江、上丽、金[]宣州等六片含十一小片。[6]在国际语言排名中,吴语在中国排名第二,在全球排名第十,是世界上最大的非官方语言,[7]也是汉藏语系汉语语族的一支语言。[4]
吴语的最初来源是古楚语。从先秦直到六朝以前,吴地属于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里都是古代百越民族,即侗台语族先民居住的地区。[8]吴语的历史相当悠久,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前周时代。泰伯让贤南奔至无锡梅村,于史籍中这是第一批移民吴地的北方汉人。他们给当地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同时带来了渭水流域的上古华夏语,植入到当地的“土著”语言中,从此“上古吴语”初步形成。[9]吴和越自古就有相同的发音和共同的风俗习惯,上述两个地区大致相当于现代吴方言地区的范围。后来吴国越国楚国合并,因此,吴越方言与楚语有了密切的联系。东晋以来,吴语不断受到中原文化的冲击,[10]东晋、南朝魏晋的风骨逐渐融合于吴越,“江南自此崇文”,吴语在民族一体化的情况下虽未被中原汉语完全同化,但已逐步演变为“中古吴语”。[9]从宋至元,吴语的语音系统和语言结构基本确立了现代吴语的规模,与现代吴音逐渐相近。[9]受中原汉语的影响,[10]至明清现代吴语逐渐定型。[9]
吴语它的元音发音部位靠前,主要为全浊音。吴语自古以来有很强的文化地位,童谣、吴歌、戏曲和评弹都依托于吴语,[11][12]明清以来出现的用吴语写成的昆曲弹词和小说(如《海上花列传》等),显示了吴语不朽的文化价值。[11]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吴语的使用受到阻碍,但其保护已得到社会的重视,其中吴歌、戏曲、评弹皆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14]

形成探源

“上古吴语”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