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

中国山西省晋城市下辖县
1
4
沁水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晋城市下辖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城市西北部,[1]东与高平市为邻,西与翼城县相接,南邻阳城县相通,北接长子县安泽县浮山县[9]截至2025年9月,沁水县总面积2676.6平方千米,下辖7个镇、5个乡。[1]截至2024年,沁水县常住总人口189131人。[3]县政府驻沁水县西街99号。[8]
沁水县地处燕山运动沁水斜向地带,作为内引力地壳运动所产生的构造格架,形成沁水县地势东南低而西南高,可分为中山区、低山丘陵区、河谷平川区三种类型,主要河流有县河、沁河端氏河等十大河流。沁水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1][10]考古发现的下川遗址证明距今2.3万年至1.6万年前人类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尧舜时代,属帝都[][a]内,夏商两代均属冀州春秋属晋,战国属韩,秦属上党郡,唐、五代、宋隶泽州,明代隶冀宁道清代属泽州府,民国改属冀宁道。1944年3月,沁南县改称沁水县,1985年,划归晋城管辖。[11]
沁水县以煤炭、煤层气两大产业为支柱,构建起以新型建材、瓦斯发电、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导,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逐步成长的新型现代工业体系。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建成迎白旅游公路,完善历山、柳氏民居、湘峪三都古城等景区建设。[4]2022年,沁水县经济总量在山西省117个县(市、区)总量中,排名第6位;在山西省91个县(市)总量中,排名第6位。[12]2024年,沁水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3.3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8594元,按2024年平均汇率计算为32098美元。[6]
沁水县历史悠久,居民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相互交织[4],有舜的传说、土沃老花鼓、沁水柳氏清明祭祖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5项,[13]郭壁村古建筑群、湘峪古堡、窦庄古建筑群等13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4][15]湘峪古堡柳氏民居景区、历山国家自然保护级风景区等国家A级景区3处以及太岳中小延安、太行红谷等旅游景点。[16][7]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