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惠州市下辖县,[4]位于广东省中部,东南与河源市东源县、惠州市博罗县接壤,西南与广州市从化区、增城区毗邻,北与韶关市新丰县相连。截至2024年,龙门县户籍总人口35.31万人。[6]截至2025年4月,龙门县总面积2267.2平方千米,[2]下辖7个镇,2个街道和1个乡。龙门县人民政府驻龙城街道。[5] 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略偏北地区,[10]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3]西北西南高山多,东部及南部 为低丘盆地,山地、丘谷地、河流等各类地形兼备,地形各种比惯称“八山一水一分田”。[11]龙门县的主要河流是增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山区气候特点。[3]龙门县先后属于番禺县地、增城县、[12]增城县上龙门地区,[13]后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割增城县东北部的西林、平康、金牛三都及博罗县西北部的一小部分地方,设龙门县。自建县至清末,龙门县均属广州府。民国时期又隶属于广东都督府、粤海道、广东省、第四行政督察区、第五(专署)行政督察区;龙门县解放后隶属东江专区。新中国成立后,龙门县先后隶属于粤中行署、惠阳专区、广州地区、佛山地区、惠阳地区、广州市,最终于1988年4月开始,龙门县划入惠州市管辖。[12] 2024年,龙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3.0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24:27.25:51.5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3342元,同比增长1.3%。[6]蔬菜、水果、米、肉是龙门县第一 产业的重点行业,[14]第二产业的主导产业是制造业,[15]第三产业的特色产业是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16]龙门县是珠三角核心辐射粤北的过渡地带,处于“大广州”“大深圳”超级都市圈交汇地,[17]境内有国道G220、国道G355、省道S119、省道S153等主要交通干线。[7] 龙门县是客家、广府和瑶族文化的交集地,连续三届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8]龙门县的鹤湖围于2019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舞火狗、[20]虎头花灯、[21]林村盒箩手工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2]龙门县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7]蓝田上东村获评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相聚兰园,泉因有你”精品线路获评国家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3]功武村、鹤湖围村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24]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