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区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辖区
1
4
新洲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武汉市下辖区。[2]位于湖北省东北部,武汉市东北部,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余脉南端。截至2022年末,新洲区总面积1463.4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 92.97 万人。[5]新洲区人民政府驻邾城街道红旗街14号。[8]
新洲区地处汇汉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陵过渡的地区,以平原、岗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新洲区水域面积占总面积18.0%,主要河流有长江一级支流举水河、倒水河两大流域,其中举水为境内最大河流,总长170.4千米,境内长51.4千米,流域面积 4054.6平方千米。[11][1]气候为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热同季、温光同季的气候特征。[3]周朝时期,新洲区名邾城。[12]民国元年(1912年),新洲区直属湖北省。1951年,析黄冈县置新洲县,仍属黄冈专署。[12]1998年,撤销新洲县,设立新洲区。[12]截至2022年,新洲区辖12个街道、1个镇;另辖2个乡级单位。[2]
新洲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步伐不断提速,形成了“菜、菌、畜、鱼、茶”五大农业支柱产业。[13]工业主要以建筑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为主。新洲区第三产业主要以金融业、旅游业为主。[5][14]2022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062.12亿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8.9:47.6:43.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835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91元[5]新洲区形成水、陆、铁、空立体交通网络,京九、京广铁路线穿境而过,京珠、沪蓉、大广、武英高速连通四方。[15]
新洲区文化底蕴深厚,古时孔子使子路问津的故事发生在新洲区,截至2022年,全区有各级非遗项目44项,其中省级非遗项目有牌子锣、旧街花朝节、竹雕(新洲竹雕)等;[16][17]拥有文物保护点116个。[5]新洲区旅游资源丰富,涨渡湖湿地成为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8]问津书院与白鹿、东林、岳麓齐称中国四大书院。[19]截至2022年,新洲区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5个,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武汉紫薇都市田园景区、武汉市新洲区凤娃古寨景区。[6]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