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市下辖区[4]。大足区东邻铜梁,北与潼南接壤;南与永川、荣昌毗邻,西连四川安岳,双桥经开区在县境南端,介于东经105°29′-106°02′,北纬29°24′-29°52′之间,境域总面积1436平方千米[3][2]。截至2023年末,大足区户籍人口106.3万人,其中非农人口51.8万人。当年出生人口6504人,出生率为6.1‰;死亡人口8767人,死亡率为8.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8.7%,区政府驻棠香街道北环二路中段1号[10][1][3][5]。 大足区处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部,境内地势西北和东南高,中部及东北部低缓,分低山、丘陵、平坝及河谷4种地貌类型,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空气湿度大,日照偏少。[3][2][11]大足夏商周时属巴国,汉属益州巴郡垫江县,大足区自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建大足县,至元十七年(1290年)并入合州,洪武十年(1382年)改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民国初属重庆府、川东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75年析大足县境设重庆市双桥区。2011年10月,重庆市撤销双桥区和大足县,设立大足区。[12][13] 2022年,大足区地区生产总值817.2亿元,在重庆市县域经济中,大足区整体经济实力排名第16,三次产业占比为9.0:47.1:43.9。2023年,大足区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7%。[7][14]大足区以汽车摩托车、智能制造、现代五 金、现代家居、电子信息、循环经济等为主导。[15]2016年,大足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20年5月,重庆将其定位为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之一。[16][17]根据《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大足被纳入主城都市区渝西地区。[18] 大足区自古号称“海棠香国”,如今大足区为著名的“石刻之乡”“五金之乡”。大足区北山、宝顶山等5处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大足区大足石雕、万古鲤鱼灯舞等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中敖火龙等传统习俗。[19]大足石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AAAAA级旅游景区,2022年11月3日消息,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21]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