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城县-抖音百科
虞城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商丘市下辖的一个县。[2]地处河南省东部,黄河故道南岸,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1][5]总面积1543.57平方千米。[4]截至2023年末,虞城县常住人口86.15万人。[6] 虞城县境内地势平坦,地貌有黄河故道高滩、背河洼地和微倾斜低平地三个类型。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有四季分 明,气候变化大的特点。[4]该县早在新石器时代虞城县内已有人类聚居。公元前21世纪,夏禹封舜子商均于此,号有虞,后称虞国;秦设虞县;虞城西部的纶城是夏朝中期的重要都城。商汤灭夏后都亳[bó](今虞城县谷熟镇西南),建立商朝;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虞城县,虞城县之名自此始。数千年来,县名几易,归属屡更,区划多变,建置几废几复。1949年,虞城属河南省商丘专区。1954年该县与谷熟县合并后仍称虞城县。[4]1997年设商丘市,虞城属商丘市至今。[11]截至2023年3月,虞城县有13镇13乡。[12]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虞城县滨河路行政中心。[9] 虞城县是中国钢卷尺城。[1]2023年,虞城县全县生产总值342.6亿元,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7.8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9.3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5.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9.8:34.8:45.4。[6]该县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服务经济为主体、特色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13]虞城产业方面,有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新兴产业医药制造初具规模。[1]陇海铁路、京九铁路在虞城县穿境而过,连霍高速公路和济广高速在虞城县境交会。310国道、豫203、324、325、326省道横穿东西,纵贯南北,形成了铁路、公路双十字架交通枢纽。[5] 虞城县是中国木兰之乡。[1]自古“重创新、尚忠孝”,是造字鼻祖仓颉,造酒鼻祖杜康,烹饪[rèn]鼻祖、汤药鼻祖和教育始祖伊尹等五祖文化发端起源地。木兰故里,木兰是替父从军、至忠至孝、大勇大义的平民女英雄,载入史册,光昭后人。[1]虞城县有“魏堌[gù]堆遗址”“营廓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虞城县非遗代表性保护项目共158项,其中国家级1项,为木兰传说,省级9项。[14]该县还有郭土楼竹海生态村、古王集状元小镇、木兰行知园等风景名胜。[8] 名称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