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方言

流行于河南境内及其周边的地方话
河南方言又称“河南话”“豫语”,是中国十大方言之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中原官话,是中国最大的方言。[1]流行于河南省境内的大部分地区,为中原官话的核心区域。河南方言被分为五大片,即开封片、淮阳片、洛阳片、安阳片、信阳片。此外,全国还有不少河南话的方言岛。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68.2%的河南省常住人口在日常的交流中说方言。根据时代的不同,被分别称为“河洛音、汴洛音、中州音、中原音、中原雅音”等等。[4][5][3][6]
河南方言的名称源于其地理位置,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中原腹地,因此,河南方言也被称为“中原官话”。 [7][8]中原地区汉族文化主要发祥地之一,原始汉语最初分布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西半部。其中炎黄融合而成的华夏语是汉语的一支,以洛阳为标准音的华夏语后来成为东周通用全国的雅言河南地区作为国家政治文化中心,语言交流频繁,进一步推动了河南方言的形成与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洛阳语音为标准的“通语”从中原传向北方和江左一带,形成客赣方言的雏形。唐朝时,洛阳话仍然被看作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玄宗末年爆发安史之乱,豫南和洛阳地区的百姓迁往湘江流域,由于移民数量巨大,逐渐形成西南官话。北宋时期洛阳话和汴京话十分接近,两地流传的语音被称为“中原雅音”。北宋时期中原之音基本定型,与今日河南方言几乎一样。元末明初的农民起义,造成豫北地区的人口急剧减少,明朝建立后,制定了移民政策,一直持续到清初。移民主要来自山西泽、潞二州,河南中北部的方言主要受山西晋语的影响。清朝爆发太平天国运动,人口急剧减少,田亩荒废,为了尽快恢复农业生产,清政府采取了多种招募客民的政策,河南农民移至江南,苏浙皖毗邻地区形成了众多的河南话方言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以及各地区经济文化的深度交流融合,人们交往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河南方言的地位日益下降。河南人口大量流动使河南人内部交流时舍弃方言而广泛使用普通话。河南方言与中国其他北方方言有着很大的共同点,所以基本上全国各地的人都可以听懂河南方言。[9][10][11][12][2][13]
河南方言共有29个声母,86个韵母,多数地区具有四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14][15][16]声母方面,河南方言有较为明显的浊音清化现象;韵母方面,河南方言的韵母结构较为简单,但发音有浓重的儿化音声调方面,阴阳上去四调的区分较为明显。总体特点,音节简洁,语调丰富,发音部位靠前,声母多,韵母少,声调变化较大。在语法方面,它包括语序代词和人称、动词时态和语态等方面的规律;在词汇方面,河南方言的程度副词与人称代词与普通话存在很大差异,还有一些独特的方言词汇和表达方式。河南方言的疑问句动补结构较少,常用正反问。[17][18][5][7][8]
河南方言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成为人际关系的纽带,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日常沟通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反映了当地的风俗、民情、传统观念等。通过方言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地域特色以及民间智慧。由于城市化的推进,人员的大量流动,普通话的全面推广,方言使用范围越来越小,方言传承出现断代。[5][13][19]为促进河南方言的传承与传播,各类方言文化活动也在不断开展。一些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剧等也将河南方言融入其中。[20][21]河南方言作为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有豫剧、曲剧和越调等,还有许多的节日风俗也跟方言密切相关。[22][23][24]为了保护和传承河南方言,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保护措施,编[zuǎn]河南方言词典、方言教材、举办方言文化活动等。河南方言作为汉语方言的一个分支,对于汉语方言学、语言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19][2][3][8]

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