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翠区

中国山东省威海市辖区
环翠区(英文名:Huancui District[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威海市下辖区,位于山东省东北部,威海市北部,东、西、北三面濒临黄海,北面隔海与辽东半岛大连市遥相对应,东面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东南与荣成市相连,南和西南与文登区接壤。[2]截至2024年末,环翠区常住人口48.2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0.34%。[15]截至2025年7月,环翠区下辖5个街道、4个镇,总面积383.02平方千米,海岸线长52千米。[5]区人民政府驻地在威海市新威路75号。[10]
环翠区地处胶东低山丘陵区,地势中部和东南部高,西部和北部低,地势起伏和缓。[16]属于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2]新石器时代,环翠区境内就有人类居住,在今姜南庄有古人类活动遗址。[17]明朝,为加强海防,防止倭寇侵扰,明朝政府取“威震海疆”之意,始有威海卫。[11]中华民国时期,威海卫属于山东省胶东道文登县管辖。[18]1951年5月改称威海市[11]1987年6月15日,威海市升格为地级市,原县级威海市的行政区域设为环翠区。[11]
环翠区作为威海市中心区,被山东省政府评为全省2022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也是威海市唯一获此荣誉的县(市区)。[19]制造业是环翠区的优势主导产业,[20]环翠区突出以海鑫新材料、宝威新材料等企业为“链主”的新材料产业链,以广泰空港、海王旋流器等企业为“链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推动制造业集群化。[21]钓具产业是环翠区的特色产业,[22]形成了钓具及休闲运动产品特色产业集群。[23]2020年,环翠区生产总值在山东省136个市区县中排名第56位,在威海市辖区内排名第3位。[24]2024年,环翠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1.03亿元,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71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43.46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289.86亿元,增长5.3%。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8.0:30.5:61.5。[25]
新石器时代,环翠区境内就有人类居住,在今姜南庄有古人类活动遗址,历史悠久。[17]环翠区的传统美食极具特色,是胶东菜饮食区,[26]环翠区特色美食有阳光油条、[27]果木烤乳鸽等。[28]传统习俗有仙姑顶庙会、[29]穿龙尾。[30]传统艺术有吕剧、[31]传统锔艺、[32]威海大漆技艺。[33]截至2022年,环翠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威海英式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义和遗址、康来饭店旧址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刘公岛遗址、威海卫明城墙遗址等。[17]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威海锡镶技艺、传统锔艺等;[34]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威海螺钿漆器工艺、[35]威海刻瓷技艺。[36]特色产品有四海面酱、[37]威海苹果[38][38]环翠区旅游资源丰富,截至2024年12月,境内有A级景区9家,[39]其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有刘公岛、[40]华夏城;[41]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有仙姑顶[42]海滨生态风情带·“侨乡号”游轮、[43]里口山景区;[44]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有羊亭河湿地公园[45]半月湾风景区。[46]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