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仙翁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
1
4
南极仙翁是执掌人间生命寿数的天界神仙,原指属于西宫南极老人星,其初为掌国运之寿命长短,以后被视作长寿之神,也是道教神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神[zhī],别名寿星南极老人星。现代通常被描述为脑门隆起,一手持拐杖,一手捧寿桃的白发长者,身旁跟着各种寓意长寿的动植物。[1][2][3][4]
南极仙翁通常被认为是寿星,也叫南极老人星。起源于星宿崇拜,古人认为南方有不死之国,而寿星也是在南方出现。两汉时期人们将寿星同敬老仪式结合,将寿星视作长寿的象征。唐代时期,老人星和角亢七宿合祀。两宋时期,寿星已经产生神祗的形象,并出现许多相关的诗作与故事。元代时期,许多关于寿星的剧目出现。明代,因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官方祭祀寿星的活动,所以寿星变成为人人供奉的神灵。其中在《封神演义》《白蛇传》等书中,都出现南极仙翁这一角色,仙风道骨,慈祥和蔼。清代这一时期人们祝寿的礼品中经常会出现寿星。近现代以来,寿星的形象同清代相差不大,只是更加具有喜庆色彩。[1][3][4][5]
寿星最早源于古人对星宿的崇拜,此后又被演化出多种文化内涵。儒家的孝思想同寿星相结合,衍生出祝寿的思想。长寿是人们一直渴望的目标,民间祝寿时,会为“老寿星”献上各类寓意长寿的物品,并献上祝福长寿的话语。道教追求长生的理念同寿星的司职相似,二者相互影响,道教为迎合人们的愿望,将寿星同福星、禄星相组合,分别代表长寿、好运和富贵。[3][4][5][6][7][8][9][10][11]
寿星相关的作品,如《封神演义》《西游记》中,寿星都是一位和蔼的老神仙。相关的绘画、雕塑与歇后语,主要突出的都是寿星的长寿属性。[12][13][14][15][16]

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