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利鱼

蝶形目舌鳎科下的一属
1
5
舌鳎属(Cynoglossus)是蝶形目舌鳎科下的一属,[1]别名龙利鱼、[3]龙脷、鳎米,[4]由于该属物种的整体形态是体侧扁,呈长舌状,故得名舌鳎。[16]截至2024年,《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将舌鳎属分为半滑舌鳎、宽体舌鳎、塞内加尔舌鳎等63个物种。[1]舌鳎属鱼类头较短,两眼均位于头的左侧,[10]舌鳎属的体长约8.3厘米~80厘米,[6][7]体重约54.4克~3千克。[8][7]舌鳎属不同物种的体色也有所差别,无眼侧体色有白色、褐色等,[17][18]有眼侧体色有黄褐色、浅灰褐色、淡红色等。[19][17]
舌鳎属鱼类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的温热带水域内,[14]其中在南亚和东南亚水域分布的物种最多。[5]舌鳎属为暖温性底栖鱼类,[18]为肉食性物种,主要是以底栖动物为食,如虾蟹类、口足类、双壳类、鱼类、多毛类、棘皮动物、腹足类头足类海葵等,[20][14][15]通常白天栖息,夜间开始活动觅食。[21][22]半滑舌鳎、宽体舌鳎等物种可作短距离洄游。[14][23]舌鳎属鱼类在发育过程中存在变态期,一般变态期较短,如半滑舌鳎仅需5天即完成眼的移位。[24]
龙利鱼肉质鲜美,出肉率高,口感爽滑,鱼肉久煮而不老,无腥味和异味,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25]越南在1982年发行过以斑点舌鳎为主题的邮票[26]在民间也流传着有关舌鳎鱼嘴歪的故事,舌鳎鱼原本长得很端正,但因说媒失败而被打的嘴巴和双眼偏到了一边。[27]因为龙利鱼与巴沙鱼鱼肉相似,因此一些商家将成本更低的巴沙鱼冒充龙利鱼卖给消费者,[28]龙利鱼的鱼排比较薄,颜色渐进,纹理相对较浅,具有海鱼的味道,且肉质则比较紧实,而巴沙鱼鱼排比较厚实,有一股淡淡的鱼腥味,且解冻后肉质会较松散。[9]
舌鳎属鱼类种群数量受到过度捕捞、生境破坏、病原体感染等多种因素的威胁。[29][30]截至2024年,舌鳎属中有66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大口舌鳎1个物种被评为易危(VU),加那利舌鳎、莫氏舌鳎、塞内加尔舌鳎3个物种被评为近危(NT)。[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