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元

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
银元俗称“大洋”“洋钱”或“花边钱”。银元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是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1]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国际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对外贸易扩大,外国商人除了将货物运往中国,也向中国输入银元。银元大约在16世纪末流入中国,那时仅仅是作为上层或富裕阶级的一种玩物或收藏品。清顺治年间开始,银元在中国以货币的形式开始盛行。清康熙年间,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币,除双柱以外,还有威尼斯银元,法国银元,以及荷兰的银元等。为抵制外国银元,两广总督张之洞奏请自铸银元。光绪十六年(1890年)清廷开始正式铸造银元“光绪元宝”(即龙洋),各省纷起效尤。银两、银元并用给人民带来不便,清政府北洋政府都曾提议“废两改元”但都未成功。国民党获得全国政权后,于1933年正式发布《废两改元令》。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中,白银价格猛涨,中国白银向外大量流出,使得中国银根骤紧,利率高昂,靠银行贷款维持生产和流通的多家企业无法继续经营。国民党政府接受“法币政策”,放弃银本位,于1935年11月3日公布了《法币实施办法》,同时收回银元,禁止流通。银元于是不再具有法定货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演变,银元具有了收藏价值。[2][3]

起源背景

15世纪以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国际贸易急剧增长,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商人先后到达中国。最先与中国联系的是葡萄牙人,随后是来自马尼拉的两个西班牙使节。自此,葡萄牙、西班牙商人拉开了西方与中国展开大规模贸易的序幕,两国除了将货物运往中国,也向中国输入西班牙银元,每年达200万元以上。荷兰人到达中国的时间稍晚于葡、西两国商人。崇祯十年(1637年),英国商人首次抵达广州进行贸易。17世纪中叶以来,荷兰、英国与中国的贸易规模逐步扩大,逐渐超过西班牙葡萄牙。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扩大和商业的蓬勃发展,作为通货的白银严重依赖对外贸易的补充。五口通商以后,国际贸易规模空前扩大,巨额数量的外国银元流入中国市场。[4]

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