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明王

密教四大法门之一、佛母五大明王之一
孔雀明王(梵语:梵名Mahā-mayūrī-vidyā-rājñī,藏语:རྨ་བྱ་ཆེན་མོ།),梵名音译为摩诃摩瑜利罗阇,汉名又译孔雀大明王,也称大孔雀明王菩萨、佛母大孔雀明王、孔雀多罗菩萨、孔雀度母,简称孔雀明王。[1]
其起源自《孔雀明王经》记载的佛经故事,主要有“佛祖化身”、“阿育王与孔雀王的融合”两种学说。汉传佛教与东密认为其是大日如来、释迦牟尼佛的化身,藏传佛教视其为佛母五大明王之一。其形象多为一面四臂,因为其能够消除毒害与病苦、护国息灾、祈雨停雨等神力,民间多有其造像、画像,以求其保佑。诸如《西游记》等文学作品也有其艺术形象。[2]
主要记载孔雀大明王的佛教典籍是《孔雀明王经》,其存在诸多译本,译名有《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孔雀王咒经》等,也是最早传入中土的密教经典之一。由于修持孔雀明王法门所获得的诸多现世利益,因此,深得僧俗两界广泛的传持,演绎出众多写本、版本。孔雀明王信仰无论是在汉传密教、滇密、藏传密教,抑或是日本密教,都是给予了高度重视。[3]

名号

孔雀明王,由梵名“Maha^ - mayu^ri^ - vidya^ - ra^jn~i^”音译为摩诃摩瑜利罗阇。汉名又译孔雀大明王,也称大孔雀明王菩萨、佛母大孔雀明王等。孔雀明王是光明之主的意思,拥有摧破烦恼业障的德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