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1
4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产品,属于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3],又名洞庭茶、佛动心等[1][2],其产于苏州太湖流域的东洞庭山(现苏州吴中区东山镇)和西洞庭山(现苏州太湖西山岛上的吴中区金庭镇),[4]因而又被称为“洞庭碧螺春”[1]。碧螺春属于炒青绿茶中的细嫩炒青,是采摘嫩芽叶加工而成的炒青绿茶[5];其茶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而具名茶之名[6],其外形条索纤细,卷曲呈螺,茸毛密布,色泽银绿隐翠;内质汤色碧玉鲜艳,香气鲜嫩似兰,滋味鲜爽甜醇,叶底芽大叶小,幼嫩匀亮[7],素有“一嫩三鲜”之称[3]。其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气温为15.5-16.5℃,年降雨量为1200-1500毫米,土壤质地疏松,且呈微酸性或酸性的环境中[8]
碧螺春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主要包括茶叶的采摘与摊放、高温杀青揉捻成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等步骤[9];其茶艺操作简单,主要包括洁具、赏茗、注水置茶、观茶、观水、续水、闻香及品味等步骤。2003年,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原产地域产品洞庭山碧螺春茶》中,把特级碧螺春分为:特级一等、特级二等、一级、二级、三级共四个级别五个等级[7]。2008年,洞庭(山)碧螺春茶开始实施新的国家标准。[10][11]
由于人为大量砍伐古茶树、不合理的采摘及对古茶树粗放管理等导致野生碧螺春茶的种质资源正在不断下降,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全面启动碧螺春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工程,建立标准规范的地方茶树种质资源圃来保护野生碧螺春茶树[12]
碧螺春茶的一级及特级被销往中国香港、澳门等地及远销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6]。2002年,碧螺春获得中国原产地保护及证明商标[13];2009年,“洞庭山碧螺春”商标正式被中国国家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中国十大名茶第二件,中国茶叶类第三件地理标志驰名商标,同时也是中国江苏省首批、苏州市首件获此殊荣的农产品商标[13][14]。茶在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客来敬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苏州地区待客的礼仪习俗,蕴含的意义主要有接风洗尘、致敬叙旧、互爱同乐及祥和俭德等;此外,中国文人雅士在品饮碧螺春的过程中,也写出了许多赞美碧螺春的诗词[7]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