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适

宋代金石三大家之一
洪适,字景伯,1117年生,1184年卒,晚年自号盘洲老人,南宋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他生活在宋金对峙时期,一生仕途坎坷,经历复杂。他是徽[yóu]阁直学士洪皓长子,其出仕不久即受父亲牵连,平反起用后又多次被罢黜。绍兴十二年(1142年), 洪适与弟遵同中博学宏词科,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卒谥文惠。[1][2]
洪适辑《唐登科记》十五卷,《五代登科记》一卷,《宋登科记》二十一卷(均已佚)。 他著有《盘洲集》八十卷,金石著作有《隶释》二十七卷,《隶续》二十一卷(《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四库提要》均著录),《棣韵》七卷,《淳熙隶释》五十卷,《隶[zuǎn]》十卷(均已佚)。洪适的金石著作,特别是《隶释》《隶续》,先依碑释文,著录全文,后附跋尾,具载论证,开金石学最善之体例,对后代有重大影响。因而洪适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宋代金石学三大家。[1]

生平简介

父亲洪[hào],曾任礼部尚书、大金通问使、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封魏国忠宣公。与弟洪遵洪迈先后同中博学鸿词科,有“三洪”之称。
能行家事忠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