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区,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龙岩市下辖区,[1]地处龙岩市中东部,东连漳平市,东南与漳州南靖县交界,西南与永定县毗邻,西接上杭县,北邻连城县和三明永安市,[4]区域面积2678平方千米。[3]截至2022年末,新罗区常住人口有85.5 万人。[6]截至2023年6月,新罗区辖10个街道、10个镇。[5]区人民政府驻东城街道龙川东路45号。[4] 新罗区地处闽西丘陵地带,地势西北、东南部较高逐渐向东北、中部倾斜,地貌以中山为主。[4][13]新罗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春夏湿润多雨,夏长冬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4]在夏、商年代,现新罗区境域属扬州。[14]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境内设苦草镇。[15]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升苦草镇为新罗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新罗县为龙岩县。[15][4][16]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县城扩建工程完工,县城初具规模。[17]1929年9月15日,成立第一届县苏维埃政府。[18]1981年9月21日,龙岩县改为县级市。[15]1997年,撤销县级龙岩市,设立新罗区,新罗区属龙岩市管辖。[19] 新罗区是闽西经济中心,也是“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中国百强工业区”,[20][21]其主导产业有机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等。[22][9]2022年,新罗区人均GDP138684元。[10]2023年,新罗区地区生产总值(GDP)1149.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4%。三次产业比重为4.7:43.3:51.9。[23]
新罗区是河洛文化和客家文化的融合地,龙岩采茶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4]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静板音乐、饶平吹等。[4]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闽西工农银行旧址、典常楼。[25][26]新罗区是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区,旅游资源以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为特色,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有龙硿洞风景名胜区;红色旅游景点有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东肖红色旧址群景区等;生态旅游景点有培斜福海龙乡、七彩蓝田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景区等。[4][12][27][28] 名称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