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区

中国安徽省宣城市下辖市辖区
宣州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宣城市下辖市辖区,地处皖东南,毗邻江浙沪,为宣城市政府驻地和唯一市辖区,总面积2585.15平方千米。[2]截至2022年末,宣州区有户籍人口86.06万人[13],下辖9个街道[a]、13个镇、4个乡[5],区人民政府驻济川街道[áo]峰东路178号。[10][4]
宣州区地处皖南山区余脉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结合部[2],南高北低,有平原、丘陵、岗地、低山高丘等地貌[3],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2],四季分明、日照充足。[3][14]区境在秦初正式置县定名“爰陵”。西汉时改名“宛陵”。隋时改宛陵名“宣城”置宣州,唐时置宁国怀安二县,南宋时改为宁国府,元时改称宣州府,明时改为宁国府,民国时期为芜湖道辖地。1949年,宣城县先后属皖南行政公署、宣城专员公署,芜湖专员公署、芜湖地区革命委员会和宣城地区行政公署。1949年7月,宣城县宣州镇(城关镇)及城郊敬亭、莲东、城东三个村置宣城市。1950年3月,撤销宣城市,改为宣城县辖城厢区。1987年8月15日,撤销宣城县,设立宣州市。2000年6月25日,撤销宣州市,设立宣州区。[15]
宣州区是沪苏浙产业由沿海向内地梯度转移过渡带[2],2021年宣州区经济总量位居宣城市区县市首位[16],是国家商品粮基地淡水鱼生产基地,特产水东蜜枣、敬亭绿雪茶、宣木瓜、水阳河蟹青虾等,被誉为“鱼米之乡”[2],有精细化工、智能装备制造、碳酸钙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绿色建材、家居卫浴、文旅康养、绿色食品、商贸物流5个特色产业。[17]2022年,宣州区实现生产总值519.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7297.5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0.3:40.6:49.1。[13]宣州区是皖东南交通枢纽,皖赣、商合杭铁路交汇于此,沪渝高速、宣南铜、宁宣杭、[]广高速穿境而过,水阳江青弋江直通长江芜申运河通江达海,境内设有宣城站[12]、宣州港综合码头[18]芜湖宣州机场,形成“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19]
宣州自古均为历代郡、州、府、行署和市驻地,境内陈山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有“江南名邑上郡”之称,享有“江南诗地”和“圣贤聚地”盛名,吴楚文化、徽文化、宣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融合于此[2],皖南花鼓戏、宣笔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1]宣州区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境内敬亭山风景区、宣酒文化园、扬子鳄景区等5个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5家。[8][9]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