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石

由石灰岩遭侵蚀后形成的石头
太湖石(Taihu stone),又名窟窿石、假山石[1]其主要是由方解石组成的碳酸盐质岩石,[3]石灰岩在水的长期冲刷和溶蚀下形成的。[4]具有瘦、皱、漏、透、清、顽、丑、拙的特点。[5]太湖石准确是指产于环绕太湖的苏州洞庭西山、宜兴一带的石灰岩。[1]而广义上的太湖石,则把各地产的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态、玲珑剔透的碳酸盐岩也称为太湖石。[3]如安徽、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的太湖石与江苏太湖石的造型、肌理、结构都非常相似。[1]
太湖石可按产地、分布、石色、规格、应用的不同分类。其一般用作特置石峰、花台布置、厅堂踏步、亭前台级、山石几案、引石点缀,以及嵌壁叠石等。[6]鉴赏太湖石,首先要看是否是原石。由于太湖石珍贵稀有,所以市面上有不少假冒品。[7]

主要特征

太湖石主要是由方解石组成的碳酸盐质岩石。[3]因其长年被水浪冲击,石灰岩表面及内部形成许多漏洞、皱纹、隆鼻、凹槽。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洞纹鼻槽的石灰岩组合成太湖石。[8]其质地坚硬,可少量吸水,稍具脆性[4]太湖石有水、旱两种,多为灰色,少见白色、黑色。其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尤以黄色的更为稀少。[1]
太湖石的质量必须具备瘦、皱、漏、透、清、顽、丑、拙的特点。“瘦”就是太湖石体态苗条、迎风玉立;“皱”就是太湖石凸凹褶皱,千奇百怪;“漏”就是太湖石孔穴贯穿,四面玲珑; “透”就是太湖石纹理纵横;“清”就是太湖石要阴柔;“顽”就是太湖石要阳刚;“丑”就是太湖石要寄突;“拙”就是太湖石要浑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