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门溪龙属-抖音百科
马门溪龙属(Mamenchisaurus)是蜥臀目马门溪龙科中的一个属,[5]因第一具化石的发现地为中国四川省宜宾的马鸣溪渡口而得名,[9]包含9个种。[3]该属是一类东亚地区特有的大型的长颈型蜥脚类恐龙,[2]是中国晚侏罗世恐龙动物群中种类最多、地理分布最广、个体最大、颈部最长的一类恐龙,[1]有“亚洲第一龙”之称。[2] 马门溪龙属体长16-35米,[6]体重60-80吨。[7]颈部长,颈椎体延长,颈肋长至特长。其化石发现地主要在中国四川,在甘肃、新疆、云南也有发现。[2]通过化石形态,推测马门溪龙属是植食性动物,主要通过剪切和撕咬的方式取食植物,再通过慢慢的体内发酵而消化。[3]其栖息环境是湖泊还是陆地尚有争议。[7] 命名由来
马门溪龙属的命名来自于它的第一具骨骼化石的发现地。1952年,工人们在中国四川省宜宾的马鸣溪渡口旁的建设工地上发现了一副巨型的骨架,随后化石被运送到了北京,由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杨钟健院士研究。由于杨钟健院士是陕西人,“门”的读音在陕西话中读作“ming”,所以将“马鸣溪”误认为是“马门溪”。[9]杨钟健在1954年命名发表了马门溪龙属(Mamenchisaurus),“Mamenchisaurus”来源于地名“马门溪”的发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