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城国[1](英语:The Vatican City State,拉丁语: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意大利语:Statodella Cittàdel Vaticano),简称梵蒂冈(英语;意大利语),位于意大利罗马城内,是政教合一的神权君主制国家。[18]梵蒂冈全国总面积0.44平方千米[1],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四面都与意大利接壤故 称“国中国”。[19]截至2025年7月,全国常住人口约900人[20][8],意大利人为主,官方语言是意大利语和拉丁语。[8][13] 梵蒂冈地处台伯河西岸的沼泽地区上,贾尼库勒姆、梵蒂冈山和马里奥山之间,阿文丁山和克雷梅拉河的交汇处。[21]梵蒂冈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6℃,1月平均气温为7℃,7月平均气温为24℃,[8]冬季(10月-5月中旬)温和多雨,夏季(5月-9雨)温和干燥。[22] 从公元 2 世纪开始,“梵蒂冈”这个名字就已出现,指罗马城对面台伯河西岸的一片沼泽地。[21]公元1世纪后,出现了另外一个地名“Vaticanus”。[21]公元 37-41 年,罗马皇帝尼禄的母亲阿格里皮娜在梵蒂冈修建花园和别墅。公元40年,卡利古拉皇帝建造了一个马戏团,后来由尼禄完成了尼禄马戏团的建造。[23][24]公元64年,罗马大火之后,尼禄马戏团成为许多基督徒殉难的地方。[25][26]自公元2世纪主教制产生后,罗马城主教逐步凌驾于其他主教之上。[27]到6世纪已获罗马城的实际统治权,并独占“教皇”之称。[28][29][30][31]756年,法兰克国王丕平在征服伦巴德王国后,将罗马城及其周围地区赠与教皇斯提芬二世,史称“丕平献土”[32]。从此在意大利中部形成以教皇为君主、罗马城为首都的教皇国。经历数个世纪的兴衰后,1870年,意大利完成统一,收复了教皇管辖的罗马城及其他领地,教皇退居梵蒂冈宫中,世俗权力结束[33]。1929年2月11日,教皇庇护十一世与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签订《拉特兰条约》,教皇正式宣告教皇国灭亡,另建梵蒂冈冈城国;意大利则承认梵蒂冈是属于教皇的主权独立国家[34]。截至2023年1月,梵蒂冈同183个国家、地区和组织建立外交关系,是经合组织成员、联合国等11个国际组织的成员国,但仍然有12个国家尚未与梵蒂冈建交。[35][36][35] 梵蒂冈国内既无工农业,也无自然资源。财政收入主要靠旅游、邮票、不动产出租、特别财产款项的银行利息、梵蒂冈银行盈利和向教宗赠送的贡款以及教徒的捐款等。梵蒂冈拥有自己的银行、邮局、电信等公共服务机构。但梵蒂冈加入了欧元区,并印铸发行了少量的梵蒂冈硬币。2018年,梵蒂冈的人均GDP估计为21198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18位。[37][38]2023年,梵蒂冈的预算赤字达到近8400万欧元。[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