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Stories),曾用名《革命故事会》,是1963年,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为配合全国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而创办的通俗文学期刊。[2]
《故事会》从1963年创刊至今,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963年至1966年停刊,《故事会》主要是为了配合政治运动,共不定期出版发行了24辑。刊物封面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故事内容多为集体创作,题材较为单一,大致可分为“革命斗争故事”“阶级斗争故事"、“生产斗争故事”和“新人新事"四大类。[2]1974年复刊至1978年,《故事会》更名为《革命故事会》,共不定期出版发行了33期。受文革影响,故事创作主题和结构方式受到了严格限制,“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成为这一时期故事创作的主要原则和中心思想。[3]1979年至2005年,《革命故事会》恢复为原刊名《故事会》,以半月刊形式出版发行。伴随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文艺方针的提出,《故事会》的创作内容逐渐从“英雄叙事”转变为“百姓叙事”,故事将视角聚焦在大时代洪流下的小人物成长、工作、生活中的辛酸苦辣。[3][4]2006年至今,《故事会》杂志的运作方式发生较大改变。2006年初创立了“故事中国”线上网站,同年成立“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并与新华传媒公司整合上市,开启了集团化发展时期。[2]
《故事会》 作为20世纪60-80年代新故事文学的代表性期刊,通过自身的发展历程,不仅诠释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文艺价值从政治性到民间性再到大众化的趋向的变迁,反映了整个80年代通俗文学的分化转型,还在一定程度上为“去政治化”的文化娱乐形式开拓了发展空间。[4] 创刊背景
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