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印边界问题-抖音百科
中印边界问题,指中国与印度的边界争端问题。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沿着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麓,中段沿着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沿着喀喇昆仑山脉走向。除中段原中国边界和锡金边界没有争议以外,东西两段有争议的领土达12.5万平方公里。其中东段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约9万平方公里,这个地区包括西藏地方所属的门隅、洛渝、下察隅三个部分,面积共为九万平方公里,全部被印度占领。西段,争议领土3.5万平方公里,其中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与中国交界处有3.3万平方公里,主要是中国新疆的阿克赛钦地区,印度占领巴里加斯一处,其余控制在中国手中。此外,还有争议领土2000平方公里,主要是西藏领土,分为4处,全部被印度占领。[2] 历史上,中印两国从未划定过边境线,但两国按照双方行政管辖范围,早已形成一条传统习惯线,[3]在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后,两国间边界问题产生。边界问题在印度独立之后的不断激化,是印当局沿袭英国殖民思维、推行错误的扩张政策带来的结果。[4] 历史渊源
英国占领印度后,英印政府为扩大其殖民利益,利用中国国内的混乱局面,在1914年的西姆拉会议上与西藏地方代表签订了非法的《西姆拉条约》,划定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若以此线来划分中印边界,印度就能获得大片原本属于中国的土地,并能将边防线向中方一侧推进。[5] 从历史记载和实际控制情况来看,中印边界没有正式划定过,在长期的实际控制过程中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线,有西段、中段和东段之分。印度独立后,印度政府利用蚕食等多种策略和手段,强行侵蚀中国领土,以图造成事实占领的战略优势,在西藏问题上不断干涉中国内政,导致了两国关系的恶化。1962年,由于印度的进攻和挑衅,中印两国爆发了边界战争,即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战争后,中国和印度的外交关系几近中断,直至1988年时任印度总理的拉吉夫总理访华,中印政府首脑访问才得以恢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