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代-抖音百科
五代(907年—960年)是指唐朝灭亡至宋朝建立期间,定都于开封和洛阳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中原王朝时期。存续五十四年,有八姓称帝,共十四君。后梁和后周的君主是汉族人,后唐、后晋、后汉的君主是沙陀族人。[1][2] 唐天祐四年(907年)四月,节度使朱温代唐建立后梁,晋北李克用等势力不承认其正统性,割据一方。后梁龙德三年(923年),在与后梁发生多次战争后,李克用之子李存勖以复兴唐室为名建立后唐,并伐灭了后梁和割据政权前蜀。但由于内部生乱,将领李嗣源自立为帝,在李嗣源死后,他的儿子李从珂也发动篡立,而后唐最终于清泰三年(936年)被其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代替。石敬瑭[táng]为建立后晋不惜割让燕云十六州、向契丹称儿皇帝,遭到百姓强烈反对,在内外交困中离世。他的侄子石重贵在即位后,不肯向契丹称臣,后晋也于开运四年(947年)被契丹所灭。之后,后晋将领刘知远建立后汉,三年后又被后晋将领郭威建立的后周取代。后周经过郭威、柴荣两代君主的努力,势力得以扩张,但幼帝柴宗训即位后,禁军将领赵匡胤的实力愈发强盛,显德七年(961年),赵匡胤[yìn]代周建宋。五代也由此结束。[2][3] 五代大致承袭唐制,政治上实行三省六部制,但藩镇林立,节度使权力很大。各朝多以军事手段夺取与巩固政权,大体上以枢密院为最高统兵机构,以禁军和牙兵为主要力量,设有专门的作院负责兵器制造,对募兵基本没有要求。用法严苛,除后汉外,各朝都制有法律;对南方割据政权多采用羁縻[mí]政策,和朝鲜半岛也有往来,后晋时曾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为负担高额军费等,各朝赋税繁重,虽实施鼓励垦荒等政策,但农业发展总体缓慢。手工业以官营为主,丝织棉毛织业兴盛,制瓷业、冶炼业、造船业都有所发展。历朝重视商贸发展,在天文历法、物理化学、医学方面也有所进步,首次以官方身份通过雕版印刷术刻印儒家经典,掌握了以石油为燃料的火器技术。文化上重视国史修篡,出现了《秦妇吟》《山中寡妇》等反映战乱与民间疾苦作品,尝试恢复国子学教育,艺术上以绘画较有影响力,佛教壁画画工趋于工整简单。宗教信仰以佛教和道教为主。除汉族外,五代北方有契丹、党项、吐蕃、女真、沙陀、回鹘等少数民族。社会阶层大致分为特权阶层、庶民阶层和贱民阶层。社会风俗在沿袭隋唐旧俗基础上,有少量变化。[4][5][6][7][8][9][10][11] 名称由来
自唐朝之后,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均建都于唐都所在地洛阳或开封。而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宋后,为使北宋政权合法,修史宣扬宋代后周的合理性。出于采用五德终始说的政治需要,将后周之前的中原政权视为正统,统称为“五代”。[12]欧阳修所著的《新五代史》当中,又将五代时期的十个割据政权与之相并称,后世也把五代十国视作一个历史时期。但五代指是从唐哀帝天裕四年(907年)唐朝灭亡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北宋建立,而五代十国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从唐哀帝天裕四年(907年)唐朝灭亡西川节度使王建建立前蜀政权至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灭亡北汉。[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