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充国-抖音百科
赵充国(前137年-前52年,一说前136年-前51年 ),字翁孙,陇西郡上邽县(今甘肃天水)人。西汉时期名将[1][2][3]。 建元四年(前137年),赵充国出生于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他最初成为一名骑士,后因其出色的骑射技艺被选为羽林卫士。随后,他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一起出击匈奴,在一次突围行动中率领百名勇士成功逃脱,并因此被任命为中郎。赵充国在职业生涯中历任车骑将军长史、大将军、护军都尉、中郎将、水衡都尉等职位。赵充国为人有勇略,熟悉匈奴和氐羌的习性。[4]他领导军队打败了武都氐族的叛乱,并成功出击匈奴,俘虏了西祁王。在汉昭帝去世后,赵充国参与了拥立汉宣帝的活动,因此被封为营平侯。在本始二年(前72年)宣帝任命赵充国为蒲类将军,与祁连将军田广明、度辽将军范明友等人兵分五路,出击匈奴。回到朝廷后,他担任后将军和少府等职位。神爵元年(前61年),年过七十的赵充国主动请缨,率军出征西羌。他坚持打击并孤立西羌的叛首,同时对其他部落实施招抚政策。西羌的叛乱在受到重创后,赵充国解除了屯田,只留下九校步兵驻守。神爵二年(前60年),西羌的叛乱基本平息,赵充国撤销了步兵驻守,奉命回京为官。后因儿子被害自杀而退出朝野。尽管如此,他仍经常与汉宣帝讨论关于“四夷”问题,甘露三年(前51年)[a],赵充国去世,享年八十六岁,被追谥为“壮”。死后,赵充国的形象被绘制在未央宫的麒麟阁内,成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5][6][7][8][1] 汉朝思想家扬雄曾评价赵充国:“在汉朝的兴盛时期,赵充国以武功显赫,英勇无敌,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并成为了后来一代人的楷模。他的事迹也为后世所继承和发扬[b]。”[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