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认识万物生成和演变过程的基本理论,始出自《尚书·洪范》,是中国古代原始的系统论,指金、木、水、火、土五类基本物质的运动和变化。[3]
“五行”原指五种自然物质材料,在后世学者的发展下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五行系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由这五类基本物质经过运动变化而生成。有卷曲、伸直等特征和趋势的事物属于“木”;有炎 热、上升等特征和趋势的事物属于“火”;有播种、收获等特征和趋势的事物属于“土”;有顺从、革命等特征和趋势的事物属于“金”;有滋润、下降等特征和趋势的事物属于“水”。“五行”理论一方面揭示了世间万物的基础及其物质性,另一方面说明了万物处于永恒运动变化中的状态,以及协调平衡的运动规律。[3]
五行学说产生之后,人们将之融入于天文地理、时间历法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观念,以五行搭配方位、月份、节气、四季,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干支纪年月五行生克历法”。中医将五行对应于人体的五脏、五腑、五体等器官,以理解、描述人体运行机制和修养之法。在后世思想家的发展下,五行也与社会政治伦理相结合,阴阳家邹衍将五行运用于朝代更 替发展出五德,董仲舒将五行运用于社会上一切制度,五行内涵的扩张和发展奠定了其在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4] 出处与原文
五行概念始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