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会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
士会[a]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祁姓,士氏,名会,又称士季、范会、范武子、随季、随会、随武子等,因被封于范,故以范为氏。陶唐氏后裔,父亲为晋大夫士缺,祖父为晋国重臣士蒍。[1][2][3]
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士会替代舟之侨成为晋文公的戎右[b][4]公元前621年,晋襄公逝世,士会被派到秦国迎接公子雍,此后因晋国内部势力的争斗,太子夷皋被拥立为君主,并攻击护送公子雍的军队,士会等人因此羁留在秦国。[5][6]公元前615年,秦晋爆发河曲之战,士会为秦国献上破敌之策。[7][6]公元前614年,士会同魏寿馀一起返回秦国,并设计使家人得到保全。公元前606年,士会作为使者同郑国缔结盟约。公元前601年,士会担任上军将。公元前599年,士会支援郑国,在颍水北面赶走楚军[2][8][9]公元前597年,士会等人救援郑国,听到楚国打算返回的消息,士会向主帅荀林父进言,认为师出无名,应当返回,但其他将领表示反对。之后晋军大败,士会率军断后,使晋军得以保全。[6]公元前593年,士会讨灭赤狄的三个部落,并将俘虏献给周定王晋景公封范地给他,并让他担任中军将兼任太傅。士会执政期间,修改缉盗的法律。此后又协助周王室平叛,并在那里受原襄公的启发,回国修改晋国法度。[6][10]公元前592年,士会退位让贤,将自己的位置交给郤克[6][11]
晋国六卿之一的郤缺,评价士会“能贱而有耻,柔而不犯”,认为他的智谋足够国家使用,且他也没有什么罪过。[9]晋悼公评价士会“武子宣法以定晋国至于今是用”,认为士会在晋国申明法律,安稳晋国,不能遗忘他的功劳。[12]

人物生平

早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