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屈氂

中山靖王刘胜子
刘屈氂[máo](?―公元前90年),又作刘屈牦,沛县(今属江苏)人,[2]西汉宗室,汉景帝之孙、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官至左丞相,封澎侯。[3]
刘屈氂的早年经历史书记载不详,武帝征和年间任涿郡太守,公孙贺被罢免后,刘屈氂代替公孙贺成为左丞相,被封为澎侯。征和二年(前91年),巫蛊事起,戾太子[lì tài zǐ]刘据江充所诬陷,杀死江充,带兵冲入丞相府,刘屈氂仓皇逃走。在汉武帝的命令下,他率军在长安城内与太子大战,死伤数万人。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刘屈氂与贰师将军李广利暗中勾结,共同谋划立昌邑王刘髆[liú bó]为太子。内者令郭穣[ráng]告发刘屈氂的妻子在祭祀中多次诅咒汉武帝,武帝下诏彻查,刘屈氂和李广利的阴谋彻底败露。刘屈氂被装在运食物的车上示众,最后押往长安东市腰斩[3]
刘屈氂是武帝后期李氏政治集团的重要人物。他政治背景深厚,以宗室的身份晋升为丞相,抑制卫皇后戾太子一派的外戚势力,最终因谋立昌邑王被武帝所诛杀,代表着武帝对李氏政治集团的清算正式开始。[4]

人物生平

入朝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