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琅琊刻石-抖音百科
《琅琊[yá]刻石》是刊刻于秦代的一方摩崖石刻,又称“琅琊台刻石”等,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始皇颂诗”)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后半部分(“二世诏书”)刻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传为李斯所书,属小篆书法作品。[1]其内容记载了秦统一中国后废分封、设郡县、车同轨、书同文、明法度、统一度量衡以及重农抑商等诸多重大举措。[2] 《琅琊刻石》是仅存的秦刻原石,为小篆第一代表作。此刻碑是了解秦代统一事业的重要文献,其书法雄浑秀丽,庄重典雅,圆润婉通,具有艺术价值,也是书法艺术的珍品。《琅琊刻石》与《峄山刻石》《泰山刻石》《会稽刻石》合称“秦四山刻石”。[4][5][6] 名称由来
《琅琊刻石》,又名《琅琊台刻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五巡天下,三次登临琅琊台。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第二次巡游天下,登临琅琊山(今山东省胶南市南)时,修琅琊台,勒石颂扬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命随行廷尉李斯所书。因此称为《琅琊刻石》《琅琊台刻石》。[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