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说重要范畴
仁是古代中国人的伦理观念,并随着儒家的发展而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道德标准、人格境界及哲学概念。由孔子首次系统阐发,进而成为儒家核心范畴。在儒家思想中,“仁”作为“全德”统摄其他诸德,具有恭、宽、信、敏、惠、忠、孝、礼、义等品德的内涵。仁是儒家对于自身修养的要求,以“爱人”为旨归。“仁”也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旨趣的,仁者在社会关系中不卑不亢,同时又表现出谦逊恭敬、行为中理的特点,而内在以忠恕之道为核心,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础上,践行着待人如己的道德实践。[3]
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思想家的阐释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孔孟,仁更多是作为一种基于道德感动的人际交往实践原则,或作为仁政思想的立足点;在汉儒董仲舒,仁则体现为阴阳五行学说的立论依据;在宋明理学,仁被赋予了本体色彩而活泼生动地参与着现象界万物的形成与流变,同时,仁体现为一种人格修养的境界,其内涵的春意、生发之意切实地体现在仁人关怀他人、参赞化育的气象之中。[1]
中国文化史来看,仁作为一种道德观念,不仅提供了人与人交往的一种准则,更参与了中国文化特点的形成。人们所熟悉的中国文化中的宽厚、恻隐等特点,均来自于儒家对于仁的发扬。这种道德感动参与了中国文化基因的塑造过程,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词源与定义

从词源来看,仁的含义可见于许慎编的 《说文解字·人部》。其中提到:“仁,亲也,从人从二。古文仁,从千心,或从尸二。”阮元也在《研经鬼集·上卷八》中提到:“《论语论仁论》 云:春秋时孔门所谓仁也者,……谓人之偶之也。凡仁必于身所行者验之而始见,亦必有二人而仁乃见。”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仁”有“相人偶”的含义。所谓“相人偶”,是一种古老的礼仪,两个人见面,首先观顾对方,然后互相作揖,表示敬意和问候。从字形来看,“仁”字的构形就是“相人偶”的象形,“相人偶"这种礼仪就是"仁"的观念的客观原形。“相人偶”即以待人接物所应有的礼貌和情感来表达敬意和亲爱之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