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

中国古代朝代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 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二十九帝,其中西汉传十三帝,历二百一十四年;东汉传十四帝,历一百九十五年,享国四百零五年。[1]
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两汉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戈壁,国土面积约达609万平方公里。两汉在科技领域亦颇有成就,如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1]

国号

楚汉相争后,刘邦正式称帝,因曾被项羽封为汉王,便以“汉”为国号,后世人们称之为汉朝。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又称前汉;后世史学家不承认新朝玄汉合法性,所以一般将其合并到汉朝历史里。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又称后汉,史称东汉;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即为汉朝。后代的三国时期汉昭烈帝刘备建立蜀汉,自称季汉,又称西蜀。汉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4]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