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宪-抖音百科
罗宪(?—公元270年),一作罗献,字令则,荆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后期蜀汉巴东郡太守,西晋开国将领。[1][2] 罗宪是东汉末年广汉郡太守罗蒙之子,早年战乱时跟随父亲逃亡到蜀地。罗宪年轻时才学出众,正直诚实,轻财好施舍,拜师于谯周,被其门人称为“子贡”。刘备攻占益州,建立蜀汉政权,蜀汉延熙元年(公元238年),罗宪先后担任太子舍人、太子庶子、尚书吏部郎、宣信校尉等职。刘备与诸葛亮去世后,宦官黄皓专权,蜀汉景耀元年(公元258年),罗宪被贬为巴东郡太守,与都督阎宇一同镇守巴东郡。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曹魏讨伐蜀汉,阎宇奉命西还成都,留下罗宪率两千将士镇守永安。蜀汉灭亡后,巴东郡遭到孙吴攻伐,罗宪愤恨孙吴趁机牟利,于是举城投降曹魏,与众将士誓守巴东郡。后来孙吴又遣将步协攻永安城,罗宪与其对峙半年,后在荆州刺史胡烈的支援下,永安城解围。晋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封罗宪西鄂县侯、冠军将军、假节。罗宪还向司马炎推荐蜀国良才常忌、杜轸、寿良、巴西陈寿等。晋泰始六年(公元270年),罗宪去世,追封为安南将军,谥为烈侯。 [1][2] 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评价罗宪忠烈果毅,有才干。[1]唐朝宰相房玄龄在《晋书》中评价罗宪德行高尚,坚守气节,其忠烈可与古人比肩。[3]《襄阳记》中称赞罗宪方亮严正,待士不倦,轻财好施。[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