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翔

五代时期后梁大臣
敬翔(?-923年),字子振,同州[](今陕西大荔县)人,唐朝平阳王敬晖的后裔,五代时期后梁大臣。[1][2]
敬翔自幼好学爱读书,擅长写作。唐僖宗乾符年间(874年-879年),敬翔进京赶考,进士落第。后来黄巢率军攻陷长安,敬翔出逃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投靠其同乡汴州观察支使王发。此后敬翔因为文采得到时任宣武军节度使朱温赏识,辅佐朱温三十余年,助其成就帝业。朱温对敬翔极为看重,敬翔辅佐他也尽心尽力,累迁太子中允、检校水部郎中、检校右仆射、太府卿,并获赐迎銮协赞功臣的名号。[1][3][4]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四月,朱温称帝,[5]敬翔升任检校司空,又担任崇政院使,没过几年再次加官进爵,任兵部尚书金銮殿大学士,被封爵平阳郡侯[1][4]乾化二年(912年)五月,朱温病重,敬翔成为顾命大臣。[6]后郢王朱友珪弑父篡位,敬翔受到排挤,被剥夺要职。梁末帝朱友贞即位后,敬翔更加被冷落,屡次劝谏君主,没有得到任用。龙德三年(公元923年)十月,后唐李存勖攻破后梁都城,敬翔上吊自尽,以身殉国,几天后,敬翔全家都被诛杀。[1][2][4]
敬翔辅佐朱温三十余年,助其建立后梁,朱温曾夸赞敬翔是上天赐给自己的奇才。敬翔著有《大梁编遗录》三十卷,今已失佚。[7][8]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