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王爱爱转入榆次专区晋剧团[4],受教于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程玉英,继承了程派“嗨嗨腔”的艺术精华[1]。1960年,王爱爱被选调到山西省晋剧院青年团,遇到了晋剧表演艺术家牛桂英[3],逐步形成了晋剧青衣唱腔中一个崭新流派,即“爱爱腔”[1]。1963年电影《汾水长流》上映[2],王爱爱演唱主题曲《汾河流水哗啦啦》,让她几乎家喻户晓,其中唱段“四月里南风吹动麦梢黄”成为她的成名之作,也是“爱爱腔”形成的重要标志[5]。2001年10月18日,王爱爱举办了“王爱爱舞台生活50周年大型演唱会”,演唱了不同时期的15个代表性唱段[5]。2002年王爱爱从省晋剧院退休后,2004年受聘担任了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的名誉院长[5]。 王爱爱承传统而不泥古,遵师法而不守旧,在继承前辈艺术家演唱风格中,不但掌握了高亢激越、热情豪放、以刚为主的“程派”艺术特点,也吸收了“牛派”字正腔圆、行腔稳健、以柔为主的艺术特色。在此基础上,她利用自己嗓音天赋,采用科学的发声方 法和各音腔的配合运用,以惟妙惟肖的表演,终以音域宽阔、吐字清晰、韵味醇厚等特色,在晋剧演唱艺术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流派——“爱爱腔”,为晋剧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晋剧皇后”[1]。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