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兜铃科-抖音百科
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 Juss.)是维管植物门(Tracheophyta)、木兰纲(Magnoliopsida)、胡椒目(Piperales)下的一个科。该科约有8属,600种;其中中国产4属,71种。其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在温带地区,又以南美洲较多;在中国,除华北和西北干旱地区外,其余各地均有分布。[2]马兜铃科是草质或木质藤本、灌木或多年生草本,稀乔木;根、茎和叶常有油细胞。单叶、互生。花两性,花色通常艳丽而有腐肉臭味。朔果蓇葖果状、长角果状或为浆果状;种子多数。[2] 马兜铃科大多数种可以供药用,据中药典籍《中药大辞典》记载,马兜铃属植物马兜铃味苦性寒,主治肺热咳嗽等疾病;细辛属的北细辛味辛性温,主治风寒表征等疾病。[3]此外,马兜铃科部分植物还可以供园艺观赏用,如马兜铃属部分植物可作庭院掩护树种。[4][5]同时,细辛属的部分植物可作添加剂原料,也可用于香料、生物农药等产品的开发,并且该科部分植物亦可作茶饮、香料等。马兜铃科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合理地开发利用也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6][7] 由于森林被大面积砍伐,人类盲目挖掘等原因,马兜铃科中的囊花马兜铃、金耳环、马蹄香于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此外,Asarum monodoriflorum等植物于2015年被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极危(CR)物种,Asarum trinacriforme等的被列为濒危物种(EN)。截止2023年,各地已通过立法、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方式对马兜铃科植物进行保护。[8][9] 马兜铃科部分植物含马兜铃酸,或可导致肾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如误食需及时就医。马兜铃酸引发了较大争议事件,200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正式将马兜铃酸列为1类致癌物,2015年,《中国药典》彻底取消了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但也有学者认为,中药材有毒不等于中药有毒。截止2017年,学术界对马兜铃酸的讨论仍在持续。[10][11] 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