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天皇

日本神话中的开国之祖
1
4
神武天皇日语读音:じんむてんのう,生卒:公元前711年[a]-公元前585年,在位:公元前660年-公元前585年[1]),又名神倭伊波礼毗古命、神日本磐余彦天皇、若御毛沼命、丰御毛沼命、彦火火出见、狭野尊等,是彦波潋武卢兹草[]不合尊与玉依姬[b]的第四子,是日本第一代天皇,被尊为日本皇室的开国之祖。[1][3][5]
神武天皇出生于日向,十五岁被立为太子,四十五岁时率军东征,从日向出发,途经速吸之门、丰国的宇沙、筑紫的冈田宫、安艺国的多祁里宫、吉备的高岛宫,在白肩津时遭遇了当地豪强“长髓彦”的抵抗,于是绕道至纪伊,并成功在熊野荒坂津登陆。随后,在天神武瓮雷神和八咫乌等的帮助下,神武天皇顺利抵达菟田县(今奈良县宇陀郡),却遭遇了当地首领兄猾和弟猾二人。弟猾投降,兄猾反抗但失败而亡。大军继续出发前往矶城(今奈良县樱井市),又遭遇抵抗之军。神武天皇于梦中得到天神指路,取天香山之土祭祀后进展顺利,斩杀了大量土蜘蛛[c],又平定了兄矶城、弟矶城。随后,神武天皇斋戒祭祀诸神,发布诏令,总结东征,阐明建国精神,于辛酉年(公元前660年),在橿[jiāng]原宫即位为天皇,立媛蹈鞴(bèi)五十铃媛命[d]为皇后。第二年,神武天皇论功行赏,賜道臣命居于築坂邑,赐弟猾猛田邑,任命珍彦为倭国造等,八咫乌也受到了相应的封赏。在位第四年,神武天皇在鸟见山中兴建祭祀场所,以祭祀皇祖天神;在位第三十一年,巡幸地方;在位第四十二年,封皇子神[tíng]名川耳尊为皇太子。神武天皇在位七十六年,一百二十七岁[e]时去世,葬于日本奈良县橿原市亩傍山东北麓[4]。“神武”是汉式谥号,由八世纪日本学者淡海三船编撰[7][2][5][8]
神武天皇由于距今年代久远,其是否真实存在学界一直有所争议,日本学者津田左右吉等人认为神武天皇是虚构的,是日本神话的一部分,而如中岩圆月卫挺生等学者则认为神武天皇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并从中延伸出“皇祖太伯说”“徐福说”等观点,学者梁青认为神武天皇的存在与否对日本人的民族身份认同具有重要作用。[7][9][10]

名号

日本天皇的谥号有日式谥号和汉式谥号之分。神武天皇属于汉式谥号,其日式谥号为神日本磐余彦尊。在日本谥号的使用相对较晚,并且最初并非所有的天皇都有谥号。随着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日益加深,日本也开始仿效中国的谥号体系为天皇撰议谥号。八世纪中期,日本学者淡海三船(722年-785年)奉命为第一代天皇至第四十九代白璧天皇光仁(770年-781年在位)撰议谥号,神武天皇就是这个时期议定的。神武,意为像神一样不可思议的武德[11][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