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道昭

韩道昭
韩道昭字伯晖,真定松水人。据《至元庚寅重刊改并五音集韵》的第一篇序说,作序的时间是金卫绍王「崇庆元年岁次壬申长至日」(公元1212年),较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的成书刊行还早40年。

简介

把汉字按照字音分韵编排的一种书。这种书主要是为分辨、规定文字的正确读音而作, 属于音韵学材料的范围。同时它有字义的解释和字体的记载,也能起辞书、字典的作用。

起源

文字形体的变迁,反切注音方法的产生,是韵书发生的条件。汉魏以后,篆书、古文变为隶书、草书,字形变化很大,谐声字的声旁渐渐不能准确表达字音,这样,文字的正确读音便无一定的标准,不但写作韵文发生困难,人们的社会交际也多障碍。这就要求有规定文字正确读音的韵书出现。可能受了翻译梵文佛经的影响,汉魏之间产生了使用反切标注字音的方法,并且逐渐盛行起来。到了六朝,四声的现象被人发现,引起了文人的注意,文学创作特别讲究声律。这都为韵书的产生、盛行准备了条件。但是魏晋六朝的韵书大都依据方音编写,直至隋代统一南北朝以后,才出现了适应当时政治统一形势需要,便利各地人士应用的《切韵》。此后,唐宋明清各有“官韵”。目的在于为全国各地的士子读书写诗规定一种标准的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