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湘桂战役-抖音百科
1944年中日间涉及豫、湘、桂三省的战役
豫湘桂战役,日方称之为“1号作战”。是1944年4月17日至12月10日间,中日双方在中国河南、湖南、广西三省发动的大型战役,分为豫中会战、长衡会战和桂柳会战三次会战。[1][2] 1944年初,日本为扭转太平洋战争不利的局面,以打通粤汉、湘桂以及京汉铁路南部,实现与南方地区的铁路联络,同时摧毁铁路沿线重要地点上的美军航空基地为目的,制定了针对中国大陆的“1号作战”计划。[2]1944年4月17日,日军第37师团从中牟向中国守军逼近,豫中会战打响。在兵力的悬殊下,日军很快突破中牟,向郑州挺进。4月19日,日军第37师团和第62师团对郑州发起夹击,至4月22日,中国守军暂一旅和第330团加强连伤亡惨重,郑州失守。[2][3][4]4月21日至23日间,新郑、密县、尉氏、荥阳等地也相继失陷。4月29日,日军第12军各部、第37师团 、第27师团和骑兵第4旅、第62师团围困许昌,并于次日对中国守军国民党新编第29师发起攻击。5月1日,许昌被日军占领,新29师师长吕公良等阵亡。随后,日军沿平汉线一路攻城掠地,至5月14日,先后占领禹县、郏县、临汝等地,隔绝并围困住洛阳。5月11日起,日军以坦克第3师团为前驱、以菊兵团为后应,向洛阳发起进攻。中国守军第15军及第94师殊死抗战14天后,5月25日,洛阳失守。[2][5][6] 1944年5月27日,日军以第40、第116、第68、第3、第12师团在崇阳、公安、南县一线,分三路向中国军队发起攻势,长衡会战打响。6月11日,长沙被日军包围。6月14日,日军第58、第34师团与第4军守城部队展开交火,并相继占领长沙外围据点。6月18日,日军发起总攻,长沙失陷。[2][7][8]同日,日军第11军向衡阳挺进,6月26日,日军第11军第116师团和第68师团合围衡阳。6月28日于7月20日,日本对衡阳城接连发起两次进攻。中国守军在第10军军长方先觉的带领下一一击退日军。8月4日,日军发起对衡阳的第三次进攻。经过持续的鏖[áo]战,中方防线被破,城内据点相继被毁,守军败势已定。8月7日夜,中国守军与日军进行了停战谈判。8月8日,衡阳在外无援兵,内无弹药的情况下落入敌手。[9][2][10][11] 日军在侵占衡阳后,持续入侵广西,进犯桂柳。10月28日,日军第58师团对桂林北面发起进攻。11月9日,日军对桂林城发起总攻。经过一天的激战,桂林于11月10日沦陷,中国守军第131师师长阚维雍自尽殉国,城防司令部参谋长陈继桓、第31军参谋长吕旃[zhān]蒙、第170师副师长胡厚基阵亡。[2][12][13][14]同日,柳州守军第26军军长丁治磐不战而逃,日军轻松占领柳州。[2][15][16][14]11月24日,南宁被日军占领。12月10日,南宁日军与由越南思乐北上的日军在绥禄(今东门)会师。至此,日军在形式上完成了其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目的。[2][14][17] 豫湘桂战役历时8个月,国民党军队损失60余万兵力,丢失146座城市,失去7个空军基地和36个机场,总计损失国土面积20余万平方公里;日军则侵占了中国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片地区,将在中国的统治范围向前推进了2000公里,形式上完成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计划。[2][18]蒋介石评价战役的失利,认为是革命军有史以来最痛心、最耻辱的一件事。[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