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涂鱼属(学名:Periophthalmus),[2]是鰕虎科弹涂鱼属鱼类的统称。[2]弹涂鱼属鱼类最大体长约为4~19厘米,[3]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侧胸鳍。[4]它们通常以浮游动物、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8][4][9]
弹涂鱼属鱼类属于暖温性近岸小型鱼类,主要集中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在非洲的大西洋海岸也有分布。[3]它们喜欢生活在红树林、河口的咸、淡水滩涂水域以及泥滩等生境。[10][5]这些地方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适宜的生活环境。[11]该属鱼类表现出显著的适应性,包括空气呼吸能力、较高的氨耐受性、适应陆地生活的视觉能力进化等,这些适应性使它们不仅能在水中有效移动,还能在陆地上移动。[4][3][12] 截至2023年,多数弹涂鱼属鱼类的种群资源尚未被有效统计,[13]大鳍弹涂鱼(Periophthalmus magnuspinnatus)种群数量较为稳定,[14]金点弹涂鱼(Periophthalmus chrysospilos)种群数量有下降趋势。 [15]弹涂鱼属鱼类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丰富。[16]同时,其在维持滩涂湿地物种多样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作为沿海滩涂特色小型鱼类具有独特的生态研究价值。[6][16] 命名与分类
1801年,两位德国博物学家马库斯·埃利泽·布洛赫(Marcus Elieser Bloch)和约翰·戈特洛布·特埃努斯·施奈德(Johann Gottlob Theaenus Schneider)共同提出了弹涂鱼属鱼类的学名。[2]但在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中,该属鱼类学 名并没有确切的提出者或命名人,而是将“Periophthalmus”作为一个被普遍接受的通识学名。[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