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弼

南北朝大将
李弼(494年-557年),字景和,陇西成纪人,本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将领,八柱国之一。[1]祖父李贵丑,曾任平州刺史。父亲李永,任太中大夫,赠授凉州刺史。弟弟李檦,官至大将军,封汝南郡公。李耀,李弼长子,封邢国公,官至开府。李辉(一作李晖),李弼次子,娶宇文泰之女义安长公主,袭封魏国公,官至柱国梁州刺史。[3]
永熙三年(534年),投靠宇文泰,任秦州刺史。后随宇文泰击败窦泰、收复弘农,征战沙苑,又与贺拔胜攻克河东,平定汾州[jiàng]州。大统十四年(548年),平定北稽胡的反叛,官升太保,加柱国大将军衔北周明帝元年(557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武,追封为魏国公,附祭于太祖庙庭。[2][1]
令狐德棻周书》:“李弼、于谨怀佐时之略,达启圣之运,绸缪顾遇,缔构艰难,帷幄尽其谟[yóu],方面宣其庸绩。拟巨川之舟[],为大厦之栋梁。非惟攀附成名,抑亦材谋自取。”;“弼少有大志,[]力过人。”;“弼每率兵征讨,朝受令,夕便引路,不问私事,亦未尝宿于家。其忧国忘身,类皆如此。兼复性沉雄,有深识,故能以功名终。”[4]
李延寿北史》:“李弼怀佐时之略,逢兴运之期,缔构艰难,绸缪顾遇,方面宣其庸绩,帷幄尽其谋猷,非唯攀附成名,抑亦材谋自取。”[4]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