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山石楼,位于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桂山村,又名“长春楼”,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由桂山廖氏八世祖廖肇衍[1]及其儿孙历时五十年建成[2],于2003年重修[3],是河源市从清代至民国时期保留最高、最庞大且基本完整,具有典型客家民居特点的古建筑群[2]。 石楼面阔17.2米,进深11.8米,建筑占地面积202.96平方米,楼高六层20米。第一层的墙,厚达1米。每层房间全部连通,第二层起每层四周设有枪炮眼。层层而上,那墙体也逐层收薄。顶层是用直径0.5米杉木作楼枕,棚板上铺垫火砖[2]。桂山石楼建筑高大雄伟,用材考究,有较强的防御功能[3]。 桂山石楼于1999年列为紫金县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列为河源市第一批受保护古建筑,2011年列为河源市文物保护单位[2][3]。 祥细情况
桂山石楼,跟许多客家传统的建筑艺术一样,门前有一个大鱼塘,四周是围墙。无论从选址、占地规模还是总体布局、房屋构架及气势,均表现出客家传统建筑艺术和营造者亦商亦儒亦官的文化品位。这也表现了营造者廖肇衍当时的身份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