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之路与意见之路(过程稿)

哲学家巴门尼德提出的哲学概念
“真理之路(希腊语:alethes hodos,英文:road of truth)与意见之路(希腊语:doxa hodos,英文:road of opinion)”是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在其哲学残篇诗作《论自然》中提出的认识论概念。真理之路是指用理智进行辩论、通向真正“存在”的认识路径;意见之路是指通过众人的习惯来认知感觉对象、通向“非存在”的认识路径。[1][3]
巴门尼德以前的自然哲学家们往往专注于对“本原”的研究,他们将万物的运动变化看成是不言而喻的、自明的道理。巴门尼德认为他们非但没有明确真理与意见、存在与非存在的关系,反而将某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的属性当作万物的共性,已经陷入了以变动事物作为核心的“意见之路”,而这样的道路无法获取到关于世界的真知识。因此,巴门尼德通过分析希腊语的语法结构,提出“存在/是者”(Being)才是真理的对象。“存在”具有永恒性、连续性和圆满性,是世界的本原,是在时空中存在的“滚圆的球体”,而“真理之路”就是承认“存在必然存在”,是对“存在”的把握,是通往光明对象的道路。与永恒不变的“存在”相对应,“非存在”就是指充满变动的感性事物,巴门尼德认为“意见之路”就是支持“存在不存在,非存在存在”,“意见之路”的对象是不真实不可靠的,只会将人类引上黑暗道路。[1][3]
巴门尼德的这对概念暗含了“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这一观点,同时他认为对世界本原意义和性质的把握只能通过理性和逻辑思辨才能达到,他的理论思辨性和抽象性达到了早期自然哲学的最高点。这为之后西方哲学的发展奠定了本体论研究的基础,从而形成了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直到黑格尔以来的形而上学传统。巴门尼德还通过严格紧密的论证奠定了形式逻辑的基础,进一步拓展了西方哲学的问题领域。黑格尔对巴门尼德的思想评价道:“真正的哲学思想从巴门尼德起始了,在这里面可以看见哲学被提高到思想的领域。一个人使得他自己从一切的表象和意见里解放出来,否认它们有任何真理,并且宣称,只有必然性,只有‘存在’才是真的东西。”[4][3][5]

提出者

巴门尼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