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田义兴-抖音百科
新田义兴生于元弘元年(1331),幼名德寿丸,父亲就是前文提到过的新田义贞,母亲是上野国一宫抜[bá]鉾[móu]神社神主天野时宣的女儿。在幼年时期,因为他出身比较卑贱,所以很少感受到父亲的关爱,这时族人都把期望寄托在其兄新田义显身上。义显比他年长九岁,长年跟随义贞出征在外,而且作战勇猛,是名优秀的年轻武将。 基本概况
建武四年(1337)元月,其父义贞、兄义显正在越前金崎城与北朝部队苦战。同年三月,城中矢尽粮绝,义显与十三岁的尊良亲王以及城兵三百人在城破后一起自杀,只有新田义贞等数人乘小船逃到杣[shān]山,继续对抗北军,同时向奥州的北畠显家报信,请求支援。八月,北畠[tián]显家开始进军关东,并在利根川大破北军,进一步威胁镰仓。可能是为了替父亲解困,德寿丸在上野国(群马县)举兵[注3],向武藏国进发,他们在入间川(埼玉县狭山市)汇集了两万人的部队,并准备如果北畠军不能迅速到达,就独自进攻镰仓。十二月,显家、义兴联手攻破镰仓,尊氏之子义诠弃城而逃。次年,北畠显家率军上洛,德寿丸得以在吉野谒[yè]见南朝的后醍醐天皇,并在此地元服。同时,传说天皇视他为振兴义贞家的希望,所以赐名为义兴,并授予其从五位左兵卫佐之职。但在同年闰七月二日,新田义贞在北陆战死,年幼的义兴只好逃到越后潜伏起来。九月,为了挽回不利的形势,后醍醐天皇听从结城道忠的建议,让北畠显信辅佐宗良亲王前往奥州经营,而义兴则被派到武藏去联络关东八国的南朝势力,配合奥州部队的行动。 在武藏的几年里,义兴逐渐长大,但他并没有成为家督,一样还是因为出身的原因,这个位置由他的三弟武藏守义宗所继承[注4]。他对此并无怨言,同时还负责辅佐年幼的弟弟,主动担起振兴家族的重任,指挥部队在关东与北朝交战。兴国一年(1340)八月,新田军进军志久见川,在长峰击败了信浓守护代吉良时衡,次年五月末,北朝的上杉氏等援军到达,新田军战败。义兴前往常陆与小山氏的谈判,估计是为了寻求支援。六月,津南新田氏的根据地失陷,义兴兄弟占据越后的计划宣告失败。接下来的几年中,南朝的处境愈加不利,先是北畠亲房在常陆战败,其后在正平三年(1348),楠木正行又自刃于四条畷。在这段时间,义兴与其弟及同族的脇[xié]屋义治(脇屋义助的长子)在关东转战,他们取得小国、风间、村松、河内等豪族的支持,在越后坚持与上杉氏对抗,等待反击的机会。 正平五年(1350),北朝发生内讧,将军足利尊氏之弟直义投奔南朝,史称“观应之乱”。次年十月,为了对付直义,尊氏被迫与南朝进行和谈,而新田氏与足利氏仇深似海,义兴等人对此事十分不满。可能是对他们的想法有所察觉,南朝后村上天皇派遣由良信阿为使者前往关东,向新田氏表明和谈只是权宜之计,他们可以趁此机会迅速举兵,来讨伐足利尊氏。于是,义兴兄弟开始传檄关东各州,其中北朝原直义派的石堂、三浦、小俣[yǔ]、苇名等武士都表示会响应行动。正平七年(1352)二月八日,义兴兄弟与脇屋义治率领八百余人在西上野举兵倒幕,消息传出之后,除了同属于新田氏的江田、大馆、堀口、筱冢等族,包括宇都宫三河三郎、天野政贞、三浦近江守等武士及儿玉党、丹党等豪族也都纷纷加入,大军号称有近十万众,顺着镰仓大道一路南下,向武藏进军。同时,南朝的北条时行在上野、宗良亲王在信浓都率众起兵,响应新田军的攻势,而北朝的石堂义房、三浦高通也准备倒戈,并商定前往关户(东京都南多摩郡)与新田义宗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