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添城

浦添城
浦添城(Urasoe Castle),又称浦添城(Urasoe jō),是琉球国的一个城堡,位于今日冲绳县浦添市。浦添城建于一个珊瑚礁长约400米的断崖上,地势险要。1989年8月11日,浦添城被日本列为国之史迹。[1]

历史沿革

浦添城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2世纪,由舜天王建造。在舜天王朝、英祖王朝和察度王朝时期,浦添城一直作为琉球王国的首都。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浦添城经历了多次改建,最终在1609年萨摩藩入侵琉球时被烧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浦添城因其地势优势成为日军的重要防御据点,美军进行了长达三周的攻击后才将其占领。近年来,在浦添城遗址上发现了包括元押和中国式瓦当在内的多种文物。[2]

遗址描述

浦添城的遗迹位于现代城市浦添的背后,靠近那霸市北部边缘,海拔约130-140米。遗址分为两部分,主要沿着西北-东南轴线分布。Kogusuku(旧城堡)和Migusuku占地大约380米长,宽60-70米,其中Kogusuku位于稍高的东部位置。一系列相互连接的围栏横跨整个遗址东西向。由于历史上和近期的破坏,浦添城的整体规模、布局和结构难以确定。浦添城的下部区域有四个独立的护墙和栅栏以及一条已知年代为14或15世纪末期的壕沟保护。上部区域则利用悬崖和海洋自然地形进行防御,可能没有显著的防御墙壁或护墙。附近还有最古老的佛教寺庙——Ryufuku-ji和Gokuraku-ji,以及Urasoe yōdore,这是几位Chūzan国王的皇家陵墓所在地,直接开凿在悬崖边。Eiso国王统治了Chūzan并安葬于此,他的坟墓包含三个来自中国的石棺,可能是福建制造的。这些石棺装饰有鸟类、花卉、鹿、狮子狗、佛像以及龙和凤凰图案。尽管Eiso生活在13世纪,但考古学家认为这些石棺是在15世纪后期制作的。Shō Nei国王也安葬在这里。20世纪末的发掘工作揭示了一条通往陵墓的仪式路径,以及人工湖、隧道入口和贵族家庭居住区的遗迹。超过30,000件文物在这次发掘中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