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二级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设有3个系,11个研究所,两个实验室,两个杂志社,7个跨学科交流的研究中心。目前,学院在校学习的全日制本科生199人,硕士生302人,博士生115人,在站博士后9人;另有教育专业硕士59人,函授生103人。[1]

机构设置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设有3个系:哲学系、思想政治教育系、社会学系;“十五”期间,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取得了跨越性发展。截止2005年底,学院设有3个系:哲学系、思想政治教育系、社会学系;11个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外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伦理学与道德教育研究所、美学与美育研究所、宗教与文化研究所、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两个实验室:社会数据调查实验室、科学技术与应用美学实验室;两个杂志社:教育部组织的《中国高等学校文摘:哲学》(英文版)、教育部委托的《思想政治课教学》。7个跨学科交流的研究中心: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民意调查事务研究中心、过程哲学研究中心、企业管理文化研究中心、俄罗斯文化研究中心、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哲学社会科学传播与交流中心。

发展现状

1.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集聚了一支阵容强、后劲足的教学科研队伍。“十五”期间,学院引进了10位教授。截止2005年底,学院教职员工58人,其中教授25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16人,副编审3人,讲师9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38人(其中4人为欧美国家博士学位获得者),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入选者2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获教育部“青年教师奖”的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北京市“百人工程”人选5人。队伍结构具有良好的学术潜力:专任教师46人中45岁以下28人(其中19人40岁以下,7人35岁以下)。2.以学位点建设为突破口,实现了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截止到2005年底,学院已经拥有博士后流动站一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3个本科专业:哲学、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学科融合,学院获得了全国重点学科1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学科进入“211”二期建设,以学院为主要依托建设了“985”工程“价值观与民族精神”哲学社会科学国家重点创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