洨河

海河流域子牙河系的支流之一
[xiáo]河,是海河流域子牙河滏阳河上游的一条支流,全长62.3公里,为季节河。世界闻名的赵州桥横跨其上。发源于鹿泉上寨乡梁家庄的五峰山,最早的记载见于盛唐。[1]洨河,古称洨水。根据《说文解字注》的解释,洨是指泉水交汇,而其发音则来源于水流交汇碰撞之声。隋唐时期的训[]学家颜师古认为,这种碰撞声音为“效”。现今沿河民众仍常读去声称“孝”河,并讹传为二十四孝中的“卧冰求鲤”之河。明隆庆《赵州志》、清康熙《赵州志》、清康熙《宁晋县志》均认为洨河上源四泉,两泉在上游鹿泉境内的莲花营(和[jiàng]北村,另两泉在稍下游的窦妪村西北石牛港。[1][2]

地理结构

洨河[3],发源于鹿泉区五峰山的溪流,流经石家庄市的鹿泉区、栾城区赵县宁晋县,入宁晋县后与沙河(槐水、槐河)汇合后入[]阳河。[zhū]龙河北沙河元氏)为其支流。流入栾城县境内后,经由龙门村南入赵县。洨河为季节性河流,支流较多而短小,枯水期绝大部分河段干涸,汛期排水不畅,最大流量为1390立方米/秒。在支流龙河上建有“八一”中型水库一座(总库容为7390万立方米)。
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