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

《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人物
1
4
梁山伯,东晋时期会稽郡鄮县(今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人,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重要人物。[1]

人物形象

  • 梁山伯在故事中被塑造成一个圣人般高大的形象,极致完美。[2]
  • 性格如水一样,平和、宽容、大度、温柔,宅心仁厚,不卑不亢,至仁至性。[2]
  • 性格耿直,憨厚笃诚,一心继承父志,经世济人。[2]

人物经历

  1. 求学与相识
    • 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求学过程中相识,共同求学多年,同肄业于同一学堂。[1]
    • 祝英台为女儿身,但伪为男装游学,与梁山伯一同学习,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
  2. 发现祝英台身份
    • 祝英台因故先归,梁山伯两年后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若失。[1]
    • 得知祝英台为女子后,梁山伯告知其父母求聘,但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氏子。[1]
  3. 成为县令与去世
    • 梁山伯后来成为鄞县的县令,政绩卓著。[1]
    • 然而,由于提娶祝英台不成,梁山伯抑郁而终,死后葬于鄮城西。[1]
  4. 祝英台的悲痛
    • 祝英台在嫁给马文才的路上,经过梁山伯的坟墓时,因风涛不能进。[1]
    • 问知梁山伯的墓后,祝英台悲痛欲绝,号恸大哭,地忽自裂陷,祝英台遂并埋于梁山伯墓中。[1]
  5. 后世记载与评价
    • 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以表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忠贞不渝。[1]
    • 后世文献如《十道四番志》《宣室志》《义忠王庙记》等都有对梁山伯事迹的记载。[1]